

STEAM科學素養系列
108新課綱|素養科學|問題解決|專案實作
新學習的科學實證與創造理念 「STEAM時代」已經來臨,需要從小奠定良好基礎 !
🌟源自美國:從小培養學童思辨力、 創造力、 工程、科學、以及藝術創新的能力!
🌟學習不再是一陳不變:由學生自發性學習,從小培養邏輯分析能力,並主動覺察問題、構成解析。讓學科與生活緊密結合,訓練思考與創造,左右腦一起運用 !
🌟學習變得有趣又有效率:課堂上不再只是老師講解, 藉由小組分工與討論,針對核心問題共同找出理論與答案 !
🌟創造性的學習環境:運用手做與實驗,手腦並用的同時訓練數學演算、建立科學模型、聚焦問題情境,從生活與學科找出生命與宇宙奧秘!
🌟有志成為科學家、工程師、生物學家、物理化學師、醫師等專業的孩子不可錯過 !
🌟學齡前、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皆適宜:學科集結五大元素,學習更加完整,從小奠定創造、發明的基礎,更連結人與生活的關懷!

1996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於《型塑未來世界》報告裡提出的「STEM」(Science科學、Technology技術、Engineering工程、Math數學),是一套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方式,積極培育學生的獨立思考及創造能力。
在美國早幾年前已經積極推行並實施STEM及編程教育,於幼稚園階段已經開始讓小朋友建立運算思維。台灣是近一兩年才開始,由幼兒學習到國中小學,慢慢引入經引入STEM課程。
1996 年 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
於《型塑未來世界》報告中提出
STEAM的源起
STEAM由五個單字組成,分別對應其跨領域綜合學科內涵:
Mathematics ( 數學 )
什麼是STEAM?
Science ( 科學 )
Technology ( 技術 )
Engineering ( 工程 )
Arts ( 藝術 )


為什麼要學STEAM
專案實作|創意創新|問題解決
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「工作大未來」報告指出,未來5年,全球將產生200萬個新工作,都在電腦、數學、建築和工程等STEM領域。同時,700萬個工作,將被機器取代。STEAM能培養孩子為全人學習,培養駕馭、超越改變的能力、不致被機器人取代,未來STEAM將成為學習與改變生活的關鍵目標。
STEAM強調動手做、主動自主學習!人類其實是發明家,不斷發明、創造新東西、進而促進人類文明的演進!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育,STEAM的學習也提醒家長與小朋友,重新拾起自主學習本能、將生活與科學、觀察與思考列為重點,透過不斷的手做實驗與創新,STEAM成為一門有趣、又能激發學習動力的學科!

Welcome to
STEAM科學素養系列班
學科學不該止於學理解題,「科學素養」才能落實解決問題!
▌什麼是「科學素養」?
提出演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,曾登上小獵犬號,穿越大西洋、南美洲,橫渡太平洋,進入印度洋,繞過非洲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返回英國。當他在小獵犬號駛入加拉巴哥群島時,達爾文發現島上的雀鳥並沒有太大差異,但鳥嘴喙厚薄有明顯的不同,且加拉巴哥群島的生物與南美洲大陸的種類非常相似,他懷疑島上生物可能源自於相同的祖先,這些證據也支持了演化論的理論。
仔細想想,這個過程不就是「科學素養」的具體展現嗎?觀察、假設、實驗、分析、提出結論的能力,都是科學素養中很重要的環節!
倍德恩STEAM科學素養系列班,包含STEAM科學素養班,以及EA-清大STEAM認證班。過實際的生活問題或活動,採專案式教學法,訓練孩子的【問題解決力】,包含上述的觀察、假設、實驗、分析、以及提出結論等步驟,培育孩子對問題的拆解與分析,展現真正的科學素養。



EA-清華STEAM認證班
透過DDMT教學設計,有效建立孩子的工程素養
從問題意識出發,引導孩子覺察生活中的科學情境,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,並於此階段聚焦核心問題,確立實驗發想之方向。
-舊經驗與新發現:
舊經驗從搭乘火車的經歷,連結至「火車要走在鐵軌上」之概念。新發現則為,這個鐵路斷掉了!而且斷在很高的拱橋上!
-問題發想:
什麼樣的列車能安全通過地裂?
Define定義
確立核心問題以後,帶領孩子定義問題的目標,釐清與實驗設計相關之概念,並進一步擬定解決方案,將知識與實踐串聯起來。
-專案目的:
確定列車專案的製作目的
-功能釐清:
想想火車需要什麼功能可以通過斷橋?
-設計圖發想與製作
由教師的引導與學生之間專案的分享交流,聚焦本課程的概念議題,使學生跳脫實驗框架,回歸知識概念,並將概念作一跨領域的遷移使用,達成素養導向的跨領域功能之目標。
-心得分享:
自己在這次任務中的貢獻?如何克服遇到的問題?滿意及不滿意的部分?
-概念延伸:
這款列車除了通過地裂還有沒有其他應用場景?是否有發現通過地裂的關鍵元素?
Discovery發現
Transfer遷移
Model & Modelling
模型與建模
再次確認專案是否可以達成解決問題之目標,藉由設計圖稿的製作,確認模型目標、模型功能等項目,著手準備模型設計的材料,並於此階段中為專案設計製作基礎模型。
-確認功能與目的的連結:
專案計畫是否可以完成目標,解決地裂問題 ?
-確認材料,準備製作實體模型
-排除錯誤
-最終模型之產出
▌認識我們的地球-遙控積木車
德國哲學家康得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原理,提出一個太陽系形成的假說,認為太陽系中的太陽、行星和衛星等是由星雲——一種稀薄的雲霧狀微粒物質逐漸演化形成的。從地心引力到太陽系的形成,帶領孩子認識地球的演化與物質,並透過遙控積木車強化孩子對地心引力的認識!
▌認識我們的地球-磁浮陀螺、電漿球
地球就像一塊大磁鐵,但它不是永磁體,而是電磁體。在地球的深處,熱量不均產生的對流,導致了熔融金屬流動。這種流動通常會形成各種各樣的特定樣子,就像在煎鍋中加熱的油,而流動導體中的此類樣子容易產生磁性。從地球的磁場變化,進一步認識磁浮原理,並透過磁浮陀螺、以及電漿球,讓孩子體會何謂電磁體!
▌太陽能發電原理-火星探險車
太陽能發電是近年火熱的議題,將陽光轉換成電能,不同於煤炭、石油等礦物燃料會產生有害氣體和廢渣,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清潔的能源。本堂課將利用火星探險車,帶領孩子認識太陽能發電的原理,以及用於太陽能發電的重要器材-太陽能板中的物質與原理!
▌機械構造-宇星機器人
機械構造是科學教育中的重要主題,亦是大朋友小朋友最常玩得不亦樂乎的實驗。透過宇星機器人的組件,本課程將帶領孩子認識機械原理與構造,並透過程式設計操控機器人,來一場充滿技術與技巧的格鬥競賽!
▌氣體的秘密-水火箭
日常生活中常聽到的「氣壓」究竟是什麼呢? 氣壓居然力大無窮到可以把火箭射上天空? 當我們把橡膠氣球充氣後放開,氣球就會隨意飛行,水火箭也是相同原理!將氣球換成保特瓶,以打氣筒施加更大的氣壓,加上尾翼導航,就能跑得更遠。本課程透過水火箭實驗,帶領孩子認識氣體與氣壓的原理,更進一步連結牛頓第三運動定律,將力學的奧秘嶄露無遺!
▌顯微鏡下的世界
提到科學家,孩子第一個想到的不外乎是「顯微鏡」了!顯微鏡時常被運用在各式各樣的科學實驗中,本堂課將帶領孩子學習使用顯微鏡,探索大自然中的微觀世界,並練習製作玻片標本,邁向成為小小科學家的第一步!
▌麥克納姆輪車
你知道交通工具的演變嗎? 原來交通工具的演進與動力發展的變化息息相關呢!從古時候的步行、到使用動物作為前進的動力、而後出現科學革命下的產物-蒸氣三輪車,其中的原理究竟是如何演化的呢?讓我們透過麥克納姆輪車,帶領孩子認識科學歷史中最為重要的一項發明-蒸汽動力!
STEAM科學素養班
實驗與真實情境接軌,素養科學從生活開始!







優良的師資團隊,給予孩子高品質的教育
師資介紹
.jpg)
謝漢威
清華EA-STEAM授課認證老師
結合樂高教育4C原理及清華STEAM的DDMT教育架構,
引導並啟發學員對科技的熱愛,
培育台灣未來的馬斯克。

張主任
清華EA-STEAM授課認證老師
倍德恩藝術美語教室執行長
兒童發展師資格證書
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書

張林芳
清華EA-STEAM授課認證老師
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
美國賓州匹茲堡杜肯大學傳播學碩士